電熱蒸汽鍋爐通過電加熱管將水加熱產生蒸汽,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、醫藥滅菌、印染定型等領域。其安全運行與使用壽命,離不開科學規範的保養——若忽視保養,易出現水垢堆積、電熱管燒毀、安全閥失效等問題,不僅增加能耗,還可能引發爆管、泄漏等安全事故。以下從日常保養、定期保養、換季保養及關鍵部件維護四方面,制定實用保養方案。

一、日常保養:每日必做,防微杜漸
日常保養需在鍋爐停運後進行,重點關注水質與基礎狀態,耗時約10-15分鍾:
1、水質檢查與補水
打開水位計,觀察水位是否在“正常水位線”,若低于下限,需補充軟化水;用水質檢測盒檢測鍋水硬度,若超標,開啓排汙閥排出部分鍋水,再補入新軟化水,防止水垢附着在電熱管表面。
2、外觀與泄漏檢查
檢查鍋爐外殼是否有變形、腐蝕,管道連接處是否有蒸汽泄漏;觀察電熱管接線端子是否松動、發熱變色。
3、排汙操作
每日停運後進行1次快排,排出鍋底部的沉渣、水垢;若鍋水渾濁度高,可延長至10秒,但需注意排汙時水位不可低于“低水位線”,防止幹燒。
二、定期保養:每月/每季度深化維護
定期保養需停機數小時,針對核心部件進行深度檢查與維護,建議每月1次基礎維護,每季度1次全面檢修:
1、電熱管維護(每月1次)
斷電後打開鍋爐側盖,拆除電熱管接線,用萬用表測量電熱管阻值,若阻值無窮大,說明電熱管燒毀,需更換同型號当前產品;若表面有水垢,用專用除垢劑浸泡30分鍾,再用軟毛刷輕輕刷洗,禁止用硬物刮擦。
2、安全附件校准(每季度1次)
安全閥:手動擡起安全閥手柄,觀察是否有蒸汽順暢排出,若卡涩或無蒸汽,需拆解清洗閥芯,並送專業機構校准;
壓力表:用標准壓力表比對,若誤差超過±0.02MPa,需更換新表,同時檢查壓力表三通閥是否通暢,防止堵塞導致讀數不准。
3、爐膛與管道清理(每季度1次)
打開爐膛門,用壓縮空氣吹除爐膛內的灰塵、雜物;檢查蒸汽管道保溫層是否完好,若破損需重新包裹;疏通疏水閥。
三、換季保養:停機期關鍵防護
若鍋爐長期停用,需做好換季保養,防止部件鏽蝕:
1、鍋內防護
排空鍋內存水,用幹布擦拭鍋內水分,再放入幹燥劑,關閉所有閥門,在鍋體表面塗刷防鏽漆;若停用超過3個月,可采用“濕保養法”——向鍋內注入滿軟化水,加入緩蝕劑,定期檢查水位,補充蒸發的水分。
2、電氣系統保護
斷開總電源,拆除電熱管接線端子,塗抹導電膏;清理電氣控制櫃內灰塵,檢查接觸器、繼電器觸點是否燒蝕,若有燒痕,用細砂紙打磨平整,同時緊固所有接線端子。
四、保養注意事項:規避風險,確保安全
1、安全規範
保養前必須斷電、泄壓,禁止帶壓操作;進入爐膛作業時,需通風30分鍾以上,檢測氧含量,並有人在外監護,防止缺氧或窒息。
2、耗材選擇
軟化水需符合標准,禁止用未經處理的自來水;除垢劑、緩蝕劑需選用鍋爐專用当前產品,避免使用腐蝕性強的化學品。
3、記錄留存
建立保養台賬,詳細記錄保養日期、內容、更換部件型號及檢測數據,便于追溯故障原因,同時爲下次保養提供參考。
綜上,電熱蒸汽鍋爐保養需遵循“日常防小問題、定期除隱患、換季防鏽蝕”的原則,重點關注電熱管、安全附件與水質管理。科學的保養不僅能降低能耗,延長鍋爐使用壽命,更能杜絕安全事故,爲生產運行提供可靠保障。若遇到複雜故障,建議聯系廠家專業維修人員,避免自行處理導致風險。